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财经
  • 国际
  • 军事
  • 新闻
  • 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 >多项“首次” 中国空间站建成两周年“成绩单”出炉

    多项“首次” 中国空间站建成两周年“成绩单”出炉

    发布时间:2025-05-11 00:53:53 来源:大功网 作者:军事

    其中,首次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多项单出中国科研团队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中国站建周年全生命周期空间培育,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空间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并在样品返回地面后实现了大田种植。成两成绩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表示,首次这有力证明了在空间站发育的多项单出水稻种子具有活力和繁殖能力,不仅对地面水稻的中国站建周年新品种改良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的空间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在斑马鱼实验中,成两成绩科研团队研制的首次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空间站稳定运行43天,实现了中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多项单出突破,获得了国际上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的中国站建周年最长纪录。科学家还通过天地对比发现,空间斑马鱼在轨出现背腹面颠倒游泳、成两成绩旋转运动、转圈等空间运动行为异常现象。

    此外,中国科研团队还将人工血管芯片送入太空,这是中国首个“太空器官芯片”研究项目,亦是国际上首次开展太空人体血管研究的器官芯片项目,为科学有效对抗航天员器官损伤和防护方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突破空间冷原子干涉陀螺技术,为发展中国空间量子惯性传感技术奠定基础。据介绍,空间量子惯性传感技术有望应用于引力波探测、暗物质探测、重力卫星、重力梯度卫星等各项空间科学和应用任务。

    在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中国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舱外完成了国内首次空间氢氧燃料电池在轨实验。该研制成果可有效指导空间燃料电池设计和研制,后续可应用于月面驻留、移动等月面任务,也可应用于深空探测及其他宇航高比能量供电任务,同时,还可推广应用于水下等特殊应用场景。

    据悉,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将在今后10年到15年的运营中陆续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和国际合作,广泛凝聚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团队,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 上一篇:横琴口岸去年出入境旅客及车辆数量双双突破纪录
    • 下一篇:规范“一案结  、多案生”现象 从杜绝“程序空转”做起-

      相关文章

      • 个人养老金政策解读:谁有资格加入?如何操作 ?点击了解详情-
      • 2019“寻找为共和国添彩的教育人(幼教人)”活动启事
      • 250人参加祭孔大典 新六艺系列丛书发布(1)
      • 关于邀请加入 “北京师范大学少年作家班研学教育基地校际联盟”的函
      • “雪王”继续赴港IPO ,蜜雪冰城更新招股书
      • 年会
      • 第三届“寻找中国好校长”大型公益活动宣传片
      • 关于邀请加入 “北京师范大学少年作家班研学教育基地校际联盟”的函
      • 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京震撼上演- 经典重现 梦幻启程
      • 关于举办中国教育创新成果网上3D展的通知

        随便看看

      • 马奥尼:2025愿景 ,与中国共赴丰收之旅 | 世界观- 视频
      • 最新
      •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 履新第9天,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考察《教育家》杂志
      • 广东水资源费改税试点顺利推进记
      • 《教育家》杂志郑重声明
      • 第三届“寻找中国好校长”大型公益活动宣传片
      • 全国首个“光明小记者”服务站落地重庆
      • 神州北极漠河 :新年首日见证梦幻北极光盛景-
      • 张桂斌 :太行山下的平凡老师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多项“首次” 中国空间站建成两周年“成绩单”出炉,大功网   sitemap